在香港多達150萬人持續受濕疹困擾,每當發作可令患者痕癢難耐、痛不欲生,日常生活大受影響。根據臨床經驗,濕疹相比其他皮膚病的復發率較高,但濕疹卻絕非不能斷尾,因中醫治病原則講求「審因論治」,只要掌握病變本質,再精準對症施藥,重新調節機體平衡,自然能得到理想治療效果。本文會從中醫角度探討後天濕疹成因,並分享中醫藥治療濕疹的方法。
中醫認為,不論是先天或後天因素,濕疹成因主要是風、熱、濕毒積聚皮膚所引致,與肺、脾、肝三臟關係密切。先天性濕疹多因遺傳、胎毒或先天稟賦不足引起;而後天成因則影響濕疹的復發機會和病情嚴重程度,若不及早辨清致敏源頭,把握治療良機,當濕疹惡化及反覆發作,表皮的鎖濕功能持續下降,想斷尾就更難。中醫針對後天濕疹成因,按患者的標本緩急來分階段治理,才能助患者真正擺脫濕疹。
後天濕疹成因1:氣候潮濕
「濕」是後天濕疹病發的成因及根本。香港位於南方近海,氣候炎熱潮濕,故常有濕熱侵犯港人的肌膚腠理,令皮膚持續發炎,形成濕疹。中醫治療上會以清熱燥濕為主,常用方有龍膽瀉肝湯、萆薢滲濕湯等。唯需注意的是,這類方藥攻伐力強,久用則易損正氣;若病人本身體質偏弱,脾虛虧虛,則形成濕熱與脾虛同時出現的虛實夾雜證,需健脾與清利濕熱並行。
後天濕疹成因2:環境轉變
環境變化如季節更替,居住環境充斥花粉、塵蟎,亦是另一誘發後天濕疹的成因。若人體正氣足夠,皮膚結構完整,即使天氣轉變或接觸到空氣中的致敏原,亦能迅速適應,不會產生不適。但若然脾胃虛弱,或身體有濕毒蘊積,則會影響脾胃運化及肌膚腠理的禦外功能,有機會誘發濕疹,治療方向以健脾利濕為主。另外,若患者兼夾肺熱,亦需處方桑白皮、白鮮皮等藥清瀉肺熱;氣陰不足則需補氣養陰,如用增液湯等。
後天濕疹成因3:飲食不節
香港是美食天堂,不少人無法「忍口」,嗜食肥甘厚膩。脾主運化胃主受納,一旦人所進食的油脂超過身體負荷,會令脾胃受損,導致生濕化熱,此外部分發物如蝦、蟹、糯米等也會使濕疹外發。在中醫治療上,可在藥方中加入焦三仙,送服保和丸,或用紫蘇解魚蝦毒。
後天濕疹成因4:精神壓力、作息不定時
精神壓力、睡眠作息與人體免疫系統有密切關係,而人體組織修復多在睡眠時進行,因此精神緊張、壓力過大、作息不定皆會影響濕疹。在中醫角度,若情緒鬱結,肝氣不舒,肝木剋脾土,則令脾胃運化失節,濕熱堵留,進而令濕疹惡化。中醫治療上,除了清熱涼血祛濕外,還需多用疏肝解鬱、安神定志的方藥,例如龍膽瀉肝湯、逍遙散、柴胡加龍骨牡蠣湯,或酸棗仁、鬱金等藥,亦可配合針灸治療,對紓緩精神緊張及濕疹都有一定幫助。
後天濕疹成因5:大病癒後
大病癒後,身體的臟腑功能往往大受削弱,若此時遇到上述後天成因,則可誘發濕疹。這類患者以正虛為本,濕熱為標,治療上往往需要扶正與攻邪並行,因其病機病理比較複雜,需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,採用健脾、補肺、清熱、祛濕、涼血等方法,若原發病未徹底治癒,亦可能要濕疹與原發病並治。
總而言之,後天濕疹成因林林總總,中醫師需辨明濕疹患者的病因、證型,才可找出適合的醫治方案,靈活施藥。想濕疹斷尾,需按中醫理論循序漸進地調理臟腑,先清除濕邪,再健脾扶正,改善過敏體質,同時亦要避開致敏原,減少濕疹反覆復發。當患者機體回復平衡,皮膚就能自我修復,這才是真正擺脫濕疹。
類固醇可使濕疹斷尾?中醫:掌握後天濕疹成因才能標本兼治
西醫治療濕疹常用到消炎藥、抗敏感藥、外塗或口服類固醇,以求抑制免疫系統,紓緩皮膚發炎反應。雖然類固醇控制濕疹有快速且顯著療效,但每位患者對類固醇的接受度不一,長期使用會產生諸多副作用,如皮膚變薄、萎縮,甚至增加骨質疏鬆、高血壓等風險。近年醫學界研發出對抗濕疹的新型藥物—生物製劑,透過中和體內的的發炎因子而迅速控制濕疹,但其價格不菲(每月平均需消費一萬到二萬元),且一旦停止注射即會病情復發,無法令濕疹斷尾。中醫藥能針對後天濕疹成因,透過全面調理臟腑機能及過敏體質,讓皮膚重啟自我修復機制,降低濕疹復發機會,以達標本兼治。
根據臨床經驗,若濕疹患者不曾外塗或口服類固醇類藥物,在接受中醫藥治療後,大多能在一至三個月內得到顯著改善,同時過敏三聯症(包括過敏性鼻炎、哮喘)、胃納不佳、腹瀉、便秘等伴隨症狀都能得到紓緩。但若患者曾長期外塗或口服類固醇類藥物,在停用相關藥物及接受中醫藥治療後,會進入約數個月的類固醇反彈期,濕疹炎症惡化,皮疹範圍擴大,出現脫皮及滲液,這正是身體重建免疫系統,將皮下濕毒外托排出的正常反應,此類患者一般接受半年至一年的中醫治療,濕疹問題會得到顯著改善。
真實濕疹個案分享-陳先生
陳先生屬後天濕疹患者,起病成因是自從三月確診新冠肺炎後,手指關節出現瘡瘍潰爛滲水,手臂及軀幹出現對稱性分佈的紅疹,伴有劇烈瘙癢。病發初期,陳先生曾求診於西醫皮膚專科,獲處方消炎藥、抗敏藥、抗生素及外用類固醇。在治療早期,紅疹確實有所消退,但手指仍然瘡瘍疼痛,沒明顯改善,故嘗試中醫治療。
經問診後,發現陳先生一向胃納不佳,大便易溏,顯然脾胃虛弱是其後天濕疹主要成因;加上感染新冠病毒,毒素與水濕相合,蘊積肌膚,因此發為濕疹。中醫治療上以健脾祛濕為主,輔以清熱燥濕涼血,處方白朮、蒼朮、茯苓、太子參等健脾中藥,配以海桐皮、豨薟草、防風、蒺藜以祛濕止癢,並加上生地黃、丹皮、丹參、赤芍,涼血消疹。在戒斷類固醇期間,身體會重新調節免疫系統,紅疹分佈範圍逐漸擴大,中藥介入能幫助身體托毒外出,達至扶正袪邪,逐步將濕疹斷尾。經兩個月中醫治療,患者的濕疹已經消退,不復痕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