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善堂中醫 德善堂中醫

如何讓子宮肌瘤變小的自然療法

中醫提供多種非手術方式幫助縮小子宮肌瘤:

  • 周期療法:根據月經周期調整用藥,經期活血化瘀,非經期消癥散結
  • 針灸療法:選取關元、子宮、三陰交等穴位,每周2-3次
  • 飲食調理:避免雌激素食物,增加十字花科蔬菜攝入
  • 運動建議:練習瑜伽、太極等溫和運動,促進盆腔血液循環

婦科中醫推薦的治療方案

專業中醫師針對不同情況的治療策略:

肌瘤大小 治療目標 推薦方案 預計療程
1-3cm 消除肌瘤 中藥+針灸 3-6個月
3-5cm 控制縮小 中藥+艾灸 6-12個月
5cm以上 術後調理 術後中藥調理 1年以上

活血化瘀中藥配方精選

臨床常用有效配方:

  1. 桂枝茯苓丸:桂枝、茯苓、牡丹皮、桃仁、芍藥
  2. 散腫潰堅湯:黃芪、當歸、赤芍、川芎、桃仁、紅花
  3. 消癥方:三棱、莪朮、鱉甲、牡蠣、夏枯草
  4. 調經方:益母草、香附、當歸、川芎、丹參

子宮肌瘤與子宮肌腺症的中醫治療差異

兩種常見婦科疾病的中醫處理方式比較:

項目 子宮肌瘤 子宮肌腺症
主要病機 氣滯血瘀為主 瘀血內阻為主
治療重點 消癥散結 活血止痛
常用中藥 三棱、莪朮、鱉甲 延胡索、五靈脂、蒲黃

降低雌激素的中藥選擇

以下中藥有調節雌激素作用:

  • 黃芩:含黃芩苷,抑制雌激素受體
  • 夏枯草:調節下丘腦-垂體-卵巢軸
  • 牡丹皮:減少雌激素合成
  • 柴胡:疏肝解鬱,平衡內分泌

子宮肌瘤飲食宜忌全指南

科學的飲食管理有助控制肌瘤生長:

食物類別 推薦食物 禁忌食物
蔬菜 西蘭花、白菜、菠菜 大豆製品(過量)
水果 蘋果、藍莓、石榴 榴槤、荔枝(熱性)
蛋白質 白肉魚、雞胸肉 紅肉、動物內臟

子宮肌瘤常見問題解答

患者最關心的幾個問題:

  • 可以吃中藥嗎?可以,但需專業中醫師辨證施治
  • 可以吃鐵劑嗎?月經過多導致貧血時可以補充
  • 會復發嗎?未調理體質復發率約30-50%
  • 會自然縮小嗎?更年期後可能縮小,但需監測

子宮肌瘤的復發預防策略

降低復發率的關鍵措施:

  1. 術後3-6個月內進行中藥調理
  2. 定期(每3-6個月)超聲波檢查
  3. 維持理想體重(BMI<24)
  4. 練習腹式呼吸,改善盆腔循環
  5. 避免長期壓力,保持情緒穩定

子宮肌瘤患者的日常保健

簡單易行的自我調理方法:

  • 穴位按摩:每日按壓三陰交、血海穴各3分鐘
  • 熱敷小腹:經期外可用艾草包熱敷下腹
  • 茶飲調理:玫瑰花3g、陳皮3g、丹參5g代茶飲
  • 運動選擇:游泳、快走等有氧運動

雌激素過多的中醫辨證

中醫對雌激素過高的體質分析:

證型 主要表現 調理原則
肝鬱化火 煩躁易怒,乳房脹痛 疏肝清熱
脾虛濕盛 體胖乏力,白帶多 健脾祛濕
腎陰不足 潮熱盜汗,腰膝酸軟 滋腎養陰

活血化瘀中藥在月經期的應用

經期用藥注意事項:

  • 經前1周開始服用活血藥物
  • 經量多時應減量或停用
  • 配合止血藥如蒲黃、三七
  • 密切觀察經血顏色和量

子宮肌瘤的中醫治療強調整體調理與局部治療相結合,通過辨證施治,不僅能控制肌瘤生長,還能改善患者整體健康狀態。建議患者在專業中醫師指導下,結合個人體質特點,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案,並保持定期隨訪,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。

子宮肌瘤易復發?中醫活血化瘀養子宮免翻發

由 何昕註冊中醫師 撰寫

德善堂中醫
德善堂中醫

何昕
註冊中醫師

註冊編號︰005733


德善堂中醫

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一種腫瘤,又稱子宮平滑肌瘤,是由子宮平滑肌、結締組織、腺體組成的實質性良性腫瘤,約有千分之2的機會是屬於惡性的。多見於30-50歲以上女性,近年發病率逐年提高,並以多發性子宮肌瘤較為常見。作為中醫,常有子宮肌瘤患者在開刀後仍會復發,而向筆者尋求治療良方。的確,與西醫手術相比。中醫治療子宮肌瘤的療效較天然,且能針對體質,對症施藥,減少子宮肌瘤復發機會,對患者而言,不失為一項較佳的選擇。


子宮肌瘤成因及症狀

西醫對於子宮肌瘤成因暫時未有明確說法,有部分認為與遺傳有關,但有研究顯示子宮肌瘤的發生與女性荷爾蒙雌激素分泌有關,例如服用含有雌激素的成份的避孕藥,以及肥胖、壓力等因素都有可能影響雌激素分泌,增加罹患子宮肌瘤機會。


中醫角度則認為子宮肌瘤屬「石瘕」,病因與肝、脾、腎三臟功能失調,氣滯血瘀,或陰寒凝滯,或熱耗傷津等有關。主要由瘀、濕、痰互結引起,或情志失調,經常憂鬱、失眠或暴躁,使氣機失常,肝膽鬱滯而化火,濕熱下注而成;或脾腎陽虛,脾失健運,濕從內生可見痰凝氣滯留於宮中;或因經期、分娩時失攝調養,感受寒、濕、熱之邪精血暗耗,瘀血惡血留聚宮中;或手術損傷胞脈,腎精虧損,使痰濕瘀互結壅阻子宮而形成子宮肌瘤。


西醫大多認為子宮肌瘤無明顯症狀,只需定期檢查即可。的確,有部分女性患有子宮肌瘤沒有任何症狀,直到例行婦科檢查始發現。然而根據筆者臨床中醫經驗,子宮肌瘤患者大多會出現月經異常,如月經周期縮短、經期延長、經量增多、不規則陰道流血等症狀,有患者可能會因月經量增多引發繼發性貧血。雖然一般患者無明顯腹痛,或亦有部分患者會出現腹部脹大、下腹捫及腫物,或有下腹墜脹、腰背酸痛等症狀。


另外,子宮肌瘤向前或向後生長,可壓迫膀胱、尿道或直腸,引起尿頻、排尿困難、尿瀦留或便秘,如壓迫盆腔血管及淋巴管,可引起下肢水腫,當漿膜下肌瘤蒂扭轉時,可出現急性腹痛肌瘤紅色變時,腹痛劇烈且伴發熱。如患者的子宮肌瘤壓迫輸卵管使之扭曲,或使宮腔變形會妨礙受精卵著床,更會導致不孕。


中西醫治療子宮肌瘤的方法

手術是西醫治療子宮肌瘤最常用的治療手段,對於有以下表徵的患者,西醫會建議她們開刀切除子宮肌瘤:


.經過多致繼發貧血,藥物治療無效

.嚴重腹痛、性交痛或慢性腹痛、有蒂肌瘤扭轉引起的急性腹痛

.有膀胱、直腸壓迫症狀

.能確定肌瘤是不孕或反復流產的唯一原因

.肌瘤生長較快,懷疑有惡變

.因肌瘤存在,子宮大於10周妊娠大小,或子宫肌瘤的直徑大於6cm


手術主要分為子宮切除術和肌瘤剔除術,然而手術切除子宮肌瘤後,仍然約有30%患者會復發,特別是20-30歲、雌激素分泌旺盛的年輕女性。因此,術後患者可考慮中醫藥減低子宮肌瘤復發的機會,兼顧調整身體機能,也有利於患者術後的機體恢復。


活血化瘀是中醫治療子宮肌瘤的基本原則。中醫治療時會考慮病人年齡、子宮肌瘤大小、有無生育需求等因素,來制定治療方案,因應不同的療法,治療期亦會有所不同。舉例來說,針對30-44歲的患者,中醫治療子宮肌瘤時,以控 制瘤體、防止復發、提升生育機會為主;對於45歲以上的患者,治療原則除了 控制瘤體外,還需留意更年期的症狀。子宮肌瘤大小也會影響治療時間,治療5cm以下的子宮肌瘤一般只需4-6個月,但5cm或以上的子宮肌瘤,治療期約6-9個月,甚至1年多不等。


中醫治療子宮肌瘤會按月經周期施藥,出血期的治療原則以疏肝理氣,補氣化瘀止血止痛為主,可預防經期出血過多及各種經期的不適;非出血期的治療以加強活血化瘀,消癥散結,而達到消減瘤體的療效。中醫一般會處方丹參、鱉甲、夏枯草、牡蠣、昆布、海藻、三棱、莪朮等中藥材,或以夏枯草、黃芩、半枝蓮等藥物調節血中雌、孕激素水平,抑制子宮平滑肌細胞增生。另外中醫治療子宮肌瘤時,也會透過針灸手法以達到疏通氣血、活血化瘀的作用,減少子宮肌瘤復發的機會。


要預防及防止子宮肌瘤復發,飲食也有宜忌。中醫建議患者應避免進食任何引發雌激素分泌的食物,如雪蛤膏、燕窩、蜂皇漿、蝦、蟹、蠔、鰻魚等貝殼類海鮮。非出血期可多食紫菜、海帶、木耳,但如果是月經過多的患者月經前則忌食;月經量多、貧血患者平日可多食菠菜、紅菜頭、豬肝、紅棗、枸杞子等補益氣血之物。


中醫治療子宮肌瘤個案分享

筆者曾有一名年約49歲的患者,因患有5cm的多發性子宮肌瘤,月經量多如決堤,因病之故,導致面色萎黃,體型瘦削,經常頭暈頭痛、易倦、胃納差、小便頻、大便2-3日一行、月經量多如注且偶夾血塊,易有痛經、乳脹等現象, 經期亦需服用止血藥止血。近年曾3次因月經過多入院並需輸血,平素血色素低約7 ~ 8g/dL,需長期服用鐵質補充劑。

 

西醫主張手術切除子宮肌瘤,但因患者尚在考慮,於是向筆者尋求中醫藥治療子宮肌瘤。由於患者長期月經出血過多導至貧血,就診時為月經出血期,首要治療應以補氣攝血為主,且患者49歲正值更年期,月經期後的治療原則為補益氣血,消癥散結,固沖調經,主要方藥為補中益氣湯合桂枝茯苓丸加減。

 

筆者逐施以中藥,如高麗參、制祈艾葉、地榆炭、大川芎、海螵蛸、炮薑、生白朮、當歸頭、益母草、製何首烏等方藥,作內服調理;另外亦配合每周1次的針灸治療加強療效。經過10個月的中藥及針灸治療後,患者的血色素保持在12g/dL,月經量較以往減少,連帶其他子宮肌瘤症狀也有改善,及後再無復發。

 

常見問題

1. 子宮肌瘤怎樣才算大/嚴重?

根據中西醫學對子宮肌瘤的臨床研究,子宮肌瘤的尺寸及嚴重程度,大概可分成三個等級:

  • 小肌瘤:1mm-5cm,較輕微,定中醫藥治療,縮小肌瘤尺寸,及定期觀察
  • 中肌瘤:5cm-10cm,情況嚴重,宜進行切除手術
  • 大肌瘤:10cm 以上,情況非常嚴重,必須立即進行手術,切除子宮肌瘤,術後也要進行調理

 

2. 子宮肌瘤會影響生育?

子宮肌瘤會影響患者受孕機會,令胚胎難以著床。即使能成功懷孕,子宮肌瘤患者也會出其他孕婦有更大機會出現流產、早產、疼痛、胎兒生長遲滯或胎位異常的情況,而且產後子宮有可能收縮不良,導致大量出血。

 

立即預約

關注我們
關注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