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善堂中醫 德善堂中醫

立冬養生 補腎養藏 抵禦寒邪

由 陳通註冊中醫師 撰寫

德善堂中醫
德善堂中醫

陳通
註冊中醫師

註冊編號︰008080


德善堂中醫

11月7日迎來立冬節氣。立冬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九個節氣,其氣候變化影響著人們的衣食住行和情緒心境,對健康狀況更起舉足輕重的作用。很多市民開始關注保暖防寒以及冬季滋補,那麼立冬節氣該如何養生呢?


1. 保暖 

立冬節氣過後,氣溫下降,氣候變得乾燥,人體後背、腹部、頭部和關節最需要保暖,在這個時候陽氣潛藏,陰氣盛極,後背容易受風,風寒傷肺,引致咳嗽;此外還要注意腹部保暖,如果腹部受風,很容易傷及脾胃,出現腹瀉等現象;同時頭部也要注意保暖,否則會有頭痛頭暈等症狀。


2. 飲食 

根據「秋冬養陰、冬季養腎」的原則,冬季可適量多吃點鹹味食品,如海帶、紫菜和海蜇等。此外,還應多吃溫熱護陽之品,以抵禦寒邪(如羊肉、牛肉,桂圓、胡桃、核桃、栗子、大棗、山藥、黑豆、黑芝麻、黑米和黑木耳等)。冬季應少吃寒性食物如螃蟹、海蝦、刺身和沙律等。

 

3. 起居

立冬之後,生活起居調養應以養藏陽氣為主,中醫講究入冬後,情志要恬淡安靜、寡欲少求、早臥晚起、必待日光,這樣可以使得神氣內收,利於養藏。在寒冷的冬天保持充足的睡眠,有利於陽氣潛藏及陰精蓄積。此外,中醫認為背部是人體經脈中「足太陽膀胱經循行」的主要部位,「足太陽膀胱經」具有防禦外邪侵入的作用。對於老人、兒童、患有胃及十二指腸潰瘍,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,暖背尤其重要,適宜在立冬後穿一件貼身夾棉背心來防寒。


4. 運動
 
立冬養生要適當活動筋骨,鍛煉身體要動靜結合,以及能夠微微出汗,如果出汗太多會造成汗多洩氣,有悖於冬季陽氣伏藏之道。此外,可以按摩穴位,例如按壓大椎穴具有通絡散寒、防感冒的作用,按壓湧泉穴可調節氣血陰陽,有補腎的作用,按壓陰陵泉及三陰交等穴位可以溫陽化濕,具有健脾胃等作用。 


5. 泡腳

“人之有腳,猶似樹之有根,樹枯根先竭,人老腳先衰。”中醫認為,足部是足三陰經及足三陽經的起止點,與全身所有臟腑經絡均有密切關係,人體的五臟六俯在腳上都有相應的投影,且分佈著60多個穴位。睡前堅持用中藥泡腳,可產生不同的藥效,能刺激穴位,促進氣血運行,調節內臟功能,疏通全身經絡,從而達到調整臟腑功能、增強體質、祛病驅邪、益氣化瘀、滋補元氣、散寒除濕、宣痹止痛等功效。浸泡工具一般選擇木桶,而常用的中藥浸泡藥材包括:紅花、生薑、花椒、艾葉等,溫度以38℃-43℃為佳,每晚可泡15-30分鐘。

 

立冬節氣推薦湯水:

 

【桂圓排骨枸杞湯】
功效:益氣養血、壯腰補腎、填精益髓
材料:桂圓一両、枸杞一両、紅棗10粒、排骨一斤、蟲草花半斤、牛大力一両

 

【山藥玉米豬肚湯】
功效:益氣健脾、養胃、溫陽散寒祛濕
材料:山藥一條、玉米一條、豬肚一隻、熟薏米一両、冬瓜半斤、栗子半斤

 

【鴿子石斛湯】
功效:滋補肝腎、健脾益氣、滋陰疏肝
材料:鴿子一隻、石斛一両、黨參一両、當歸一両、杏仁三錢、佛手瓜兩個

 

【猴頭菇骨頭湯】
功效:強身健體、養胃和中、益精補虛
材料:豬脊骨一斤、猴頭菇3朵、紅棗10粒、黑棗10粒、胡蘿蔔兩條

 

【杜仲巴戟湯】
功效:補腎強腰壯骨、溫陽益氣養血
材料:杜仲一両、巴戟天一両、豬尾巴一條、白蘿蔔一條、生薑5片、熟地15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