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善堂中醫 德善堂中醫

並非徹夜不睡才是失眠!中醫四大解決方法助你擁有深度睡眠

由 盧梓謙註冊中醫師 撰寫

德善堂中醫
德善堂中醫

盧梓謙
註冊中醫師

註冊編號︰009188


德善堂中醫

你有試過一整晚在床上輾轉反側、徹夜難以入眠嗎?或是睡到半夜卻總突然醒來?那麼你可能已受失眠所困。長期失眠不但會影響精神,更甚會加劇誘發憂鬱症、認知功能變差,甚至影響心、腦血管健康。故不少患者因飽受折磨而向中西醫尋求解決失眠的方法。


其實睡不著、睡不好、睡不飽,全部都是失眠患者的主觀形容而己,但根據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(AASM) 2014年出版的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s 第三版 (ICSD-3)是這樣定義慢性失眠:


以下其中一種或多種情況,連續三個月每星期發生三次或以上,並對當時人造成生理或心理困擾,便可以診斷為慢性失眠。

30分鐘以上才能睡著 (sleep onset insomnia)

半夜醒來30分鐘以上 (middle-of-the-night awakening),或

比預設時間早醒而30分鐘內無法再次入眠 (early morning awakening)



想知道自己是否有失眠問題,大家不妨用一分鐘做自測:



如果你符合越多項,而且大多數「經常」,那代為你患上失眠的可能性越大,需盡早求醫,向中西醫尋求失眠解決方法!


人為何會失眠

西方醫學視失眠為下丘腦-垂體-腎上腺軸、警醒和認知系統三方失衡的結果。失眠原因不勝枚舉,亦可以在無明顯誘因,或已移除誘因後持續發生。臨床常見原因包括生理時鐘被打亂 (circadian rhythm disorder)、心理憂患、荷爾蒙轉變(hormone shift)、睡眠衛生不當 (poor sleep hygiene)、藍光刺激 (exposure to blue light from artifical sources)、受酒精或藥物干擾、痛症、它病影響 (如胃酸倒流、甲亢) 等。


失眠患者一般以女性佔大多數,亦好發於55歲或以上人士,有研究估計本港失眠患病率近40%。據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聯同明愛專上學院2021-22年進行的本地調查指出,經濟壓力是失眠主因。此外亦有部分關注度較低的失眠原因值得大家留意,如缺鈣,因鈣除了維持骨絡健康,亦有抑制腦神經避免其過度興奮的作用。


中醫怎樣定義失眠?

在醫學角度來說,中醫稱失眠為「不寐」。「陽盛陰衰、陰陽失交」是失眠主要發病機理。早在《黃帝內經》和《金匱要略》便分別有「胃不和則卧不安」和「虛勞虛煩不得眠」的說法。《景岳全書》進一步分析指「寐本乎陰,神其主也。神安則寐,神不安則不寐。其所以不安者,一由邪氣之擾,一由營氣不足耳。」


也就是說,當精神緊張致肝失條達,氣鬱不舒,鬱而化火,上擾心神,屬邪氣干擾;久而久之思慮勞倦太過,內傷心脾,不能上奉於心,屬營氣不足。換句話說,亦即一實一虛,臨床大多虛實夾雜。


中醫有何解決失眠方法

中醫定制解決失眠的方法時,要先為患者提找出失眠的原因,方能對症下藥。失眠的原因可以是一個,也可以三個,或是無限個,關鍵在於逐點撃破,才能定下最適當的方法解決失眠。因壓力導致的失眠原因大多圍繞一個人、一件事、一個念頭,甚或某人的一句說話,亦有些患者可能是性格使然,容易多思多慮,故此心病終須心藥治,解鈴還須繫鈴人。


然而,要找出因體質導致失眠的解決方法,則須從症型著手!


中醫典籍歸納失眠五大原因,分別是思慮勞倦傷及心脾、陽不交陰心腎失交、肝鬱化火陰虛陽亢、心虛膽怯心神不安和飲食不節胃氣不和。


思慮勞倦傷及心脾

思慮過度會損害脾臟,脾虛則心血虧虛、不思飲食習,以致長期失眠。由思慮傷脾而引起的失眠,中醫臨床虛屬心脾兩虛,其表現為多夢易醒、心悸健忘、頭暈眼花、精神不振、四肢乏力、納呆乏味、面無光澤。


治療及解決這類失眠的方法在於先補養心髀、養血安神,處方歸脾湯,用藥包括人參、黃芪、白朮、甘草來健脾補氣,再處方遠志、酸棗仁、茯神、圓肉來補心安神。


陽不交陰心腎失交

因用腦過度致腦海空虛會引起失眠,原因在於腦與心腎關係最大,心主神明,腎生髓,用腦過度易致心腎不交而失眠。表現為頭暈身重、心神不定、四肢乏力、潮熱盜汗,目眩耳鳴,咽乾,或夜間尿多,而且入睡困難、輾轉易醒。


中醫治療時會選方黃連阿膠湯合朱砂安神丸加減;若心火亢盛症狀突出者,可用交泰丸;若陰虛而火不太旺者,可用天王補心丹。


肝鬱化火陰虛陽亢

肝氣鬱結進一步發展,郁久必然化火,出現肝的陽氣升發太過,氣火上逆的病理變化。病機表現的臨床現象包括眩暈、目澀、五心(掌足心及心胸)會有煩熱感。患者入睡困難,心煩不眠,徹夜不眠。


中醫治療時以滋陰降火,清心安神為主,處方黃連、黃芩、阿膠、白芍、雞子黃、磁石、柏子仁、酸棗仁、地黃、甘草而成的黃連阿膠湯加味,助清心火,除煩熱、補血滋陰、使心腎相交,水火互濟,從而減輕症狀。


心虛膽怯心神不安

患者因心氣虛而心神不安,經常膽怯恐懼,遇事易驚,並有心悸、氣短、自汗的情況。臨床症況多為以不易入睡,睡後易醒,醒後不能再寐,時寐時醒,或徹夜不寐,並常伴有日間精神不振、反應遲鈍、體倦乏力、心煩懊惱。


中醫治法以益氣鎮驚,安神定志為主,採用茯苓、茯神、遠志、人参、龍齒,石菖蒲製成的安神定志丸,以收益氣鎮驚、安神定志之效。


飲食不節胃氣不和

所謂「胃不和則臥不安」,睡不好覺質脾胃也有關係。如果脾胃功能不強健,胃有積滯停留,脾胃升降失常,陽氣不收,向上漂浮,心神被擾,就會經常睡不著,就算睡著了也是淺眠而夢多,而且也很容易出現脘腹脹滿或脹痛、噁心或嘔吐,及大便異臭,或便秘腹痛等症。


中醫治療失眠時,常用砂仁、木香、厚樸、枳殼、白朮、茯苓、黨參、太子參等健運脾胃及益氣健脾的中藥,或神曲、雞內金、山楂、麥芽、陳皮、佛手、柴胡、紫蘇梗等開胃消積、理氣和胃的中藥。


臨床病症大多虛實夾雜,中醫治療失眠時一般先從驅除實邪入手,如痰濕、肝火,之後再補益五臟,益氣養血,或隨病程按比例調整。


中醫解決失眠的方法眾多,除內服中藥外,亦可配合針灸、刮痧、推拿、拔罐等理療以調和經氣,放鬆肌肉以加強療效。很多時候醫師亦會客串心理輔導員,問診同時與患者閒話家常,鼓勵患者敞開心扉,打開心結,做他們的聆聽者,也有助減輕因焦慮肝鬱而導致的失眠。


患者平日有哪些方法可預防或解決失眠

除了按醫囑服藥,也可以透過日常等藥飲、中藥食療,或安眠穴位,預防及緩解失眠問題。以下先為各患者介紹一些日常助眠、安眠中藥,作日常調理之用。


安眠中藥

中醫用藥一般因人而異,以患者証型為依歸,有清化痰熱、健脾和胃、交通心腎、疏肝解鬱等各法,再佐以安神藥。而安神藥一般分為「重鎮安神」和「養血安神」兩類,前者多用於頑固性失眠:


夏枯草、半夏:夏枯草清肝散結,半夏燥濕和胃。夏枯草「四月採收,五月枯」,半夏則生長在夏至以後。「夏至一陰生」此時陰陽盛衰開始發生變化。「蓋半夏得陰而生,夏枯草得陽而長,是陰陽配合之妙也。」夏枯草「蓋禀純陽之氣」,能把浮散的衛氣收於陽分;半夏得陰而生,能把衛氣引入陰分。兩藥合用起調和營衛、調節晝夜節律的作用。


合歡花、夜交藤:合歡花解鬱寧心,夜交藤養心安神。顧名思義,有興趣可以看看有關兩藥的傳說。


龍骨、牡蠣:兩藥功能相近,生用有重鎮安神、平肝潛陽的功效。


酸棗仁湯(酸棗仁、茯苓、川芎、知母):酸棗仁為君,養血補肝寧心安神,茯苓健脾養心,川芎疏通肝氣,知母滋陰除煩。


安眠食療

睡眠與體內的血清素(serotonin)、褪黑激素 (melatonin)、色胺酸(tryptophan)和維他命B關係密切。色胺酸是必需胺基酸(essential amino acid) 的一種,亦即人體無法自行合成,需要從日常飲食中獲取。色胺酸是血清素的原料,血清素又稱快樂素,可以減低焦慮感並誘發睡意,在黑暗中轉化為褪黑激素。而維他命B群中,B3可以延長睡眠時間,B6有助穩定情緒,B12則協助維持神經系統健康。


想預防失眠,日常可多食用芝麻、蜂蜜、牛奶、香蕉、車厘子、麥包、燕麥等都含有大量上面提到的維他命,失眠患者可根據個人喜好加入日常飲食。但值得留意的是,牛奶中的蛋白質同時有提神作用,而香蕉在消化過程或會引起胃脹,睡前一小時不宜食用。湯水方面,則可以煲蘋果核桃豬骨湯,主要材料有蘋果、無花果、核桃、麥冬、玉竹、百合、蓮子、豬骨、山藥,適合一眾眠淺易醒、精神疲勞和休息不足人士。


安眠穴位

患者也可以透過按壓「養心安神,調理脾腎」的穴位幫助入眠,每晚睡前輕揉每穴2-3分鐘,有助入睡。


三陰交(小腿內側,足內踝尖上3寸,脛骨內側緣後方凹陷處):三陰交是足太陰脾經、足厥陰肝經、足少陰腎經三經交會之處,按之協調三臟氣機。


百勞(項部,第七頸椎棘突直上2寸,後正中線旁開1寸):百勞屬經外奇穴,按之可放鬆斜方肌、頭夾肌,紓緩日常疲勞。


安眠(耳後,翳風與風池穴連線的中點):安眠屬經外奇穴,按之鎮靜安神。


神門(腕部腕掌橫紋上,尺側腕屈肌腱橈側凹陷處):神門是心經的原穴,按之調理心經經氣,寧心安神。



另外,脾胃不和(即消化不良,經常胃脹噯氣)的患者,可在以上的基礎下加配中脘和足三里穴。肝陽上亢(即性急易躁,經常兩側頭痛)的患者,可加配太衝穴。腎氣不足(即頭暈耳鳴,無故腰痠膝軟)的患者,則可加配太溪穴。


養成生活好習慣

除了上面提到的方法有助解決失眠,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亦是根治失眠的不二法門。患者應注重睡眠衛生,規律作息,可以的話日間配合少量運動,睡前則輕輕減慢步調,清空腦袋。日本漢方專家、國際中醫師北濱みどり就失眠提出「頭寒足熱」的觀點,透過熱水泡腳和用冰涼的毛巾來冷敷額頭,促使血液向下流,沉靜頭腦,有助進入深層睡眠。


飲食方面,謹記睡前三小時不宜進食,尤其是肉類,因為肉類含有大量蛋白質,蛋白質進入大腦後會生成多巴胺(dopamine)和正腎上腺素(norepinephrine),令人更加精神;辛辣食物和大量飲水亦容易引致胃脘不適,影響睡眠。


要治療失眠需有耐性,堅持治療,積極尋求失眠解決方法。失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要根治亦即有持久效果,想必不是一星期中藥,或兩三次理療所能見到。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,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。患者理應正視但不應放大失眠問題,以免在潛意識作祟下對睡眠產生恐懼,對獲取正常睡眠失去信心。解決失眠的方法一般需要時間起效,越頑固的失眠需時越久,患者一般亦較容易失去耐性,所以治療前應有心理準備,這是一場「長期抗戰」。




常見問題


1. 多做運動使身體疲累,自然就能一覺睡到天亮?

精力旺盛的人如小朋友,放一下電或許就會呼呼大睡,但飽受失眠困擾的人大多不屬於這種。無論是學生、上班族,還是家庭主婦,香港節奏急促,生活壓力迫人,大多肝旺氣鬱,加上晚睡、飲食不節,大多脾胃受損,滋潤不足,陰虛有熱。陰陽失衡的情況下,自然難以入眠。「入不敷支」加上過量運動,陰陽失衡加重,一旦形成虛勞,假以時日身體一定捱不住;另外老人、長期病患者或是體弱多病的人,「久病多虛」,本來氣血不足已不足以養心,過量運動就更不足。中醫鼓勵失眠患者在體能充沛感覺良好的狀態下輕量運動,但要點到即止。


2. 失眠都是因為壓力過大?

壓力過大,肝失條達,上擾心神,有機會導致失眠。可是這不代表所有的失眠患者都是因為壓力過大而失眠,也不代表輕鬆的人不會失眠。如前所述失眠原因眾多,亦可以在無明顯誘因,或已移除誘因後持續發生。


3. 睡前小酌幾杯有助入睡?

酒精可抑制神經,有麻痹肌肉的作用,使人昏昏欲睡。但要注意的是,若睡前喝酒,肝臟在睡眠時需要持續代謝。隨身體慢慢適應,酒一般越喝越多,肝臟運作的時間就越長,負擔加重有機會形成脂肪肝,更甚演變成酒精性肝炎。


而且,雖然喝酒後容易入睡,但明天早上醒來往往很累,是因酒精會破壞睡眠結構。此前被抑制的快速動眼期會移到後半段睡眠,影響睡眠品質。酒也會利尿,如需半夜醒來上廁所,便會影響睡眠質素。


4. 服用安眠藥能根治失眠?

較常見的安眠藥主要是苯二氮平類藥物(Benzodiazepine),褪黑激素和抗組織胺藥物不屬安眠藥。安眠藥只能緩解失眠,不能根治失眠,同時有一定成癮風險,患者只應在醫生評估後按其處方指示服用,亦不應自行停藥。醫生一般亦會使用最低的劑量和最短的療程(不多於四星期)。在眾多解決失眠方法中,中醫最不建議患者服用安眠藥。


立即預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