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善堂中醫 德善堂中醫

中醫看失眠:從陰陽失衡到生活調養

由 伍洛葹註冊中醫師 撰寫

德善堂中醫
德善堂中醫

伍洛葹
註冊中醫師

註冊編號︰009811


德善堂中醫

手提電話需要持續「充電」才能正常運作,人體亦如是。睡眠是我們消除疲勞、恢復體力與精力的最佳「充電」方式。充電的時間與品質,直接影響身體各組織系統的修復程度。可見失眠對健康的危害不可小覷,除了日常生活、工作或學習受到影響,長期失眠更可能導致多種疾病。


中醫認為,睡眠與人體的衛氣循行以及陰陽盛衰息息相關。白天衛氣行於陽經,陽氣旺盛,人便清醒;夜晚衛氣行於陰經,陰氣充盈,則人入眠。此外,《內經》有言:「心藏神」,心主神明,掌管精神意識與思維活動。唯有心神安寧,才能順利入睡。因此,良好的睡眠需依賴陰陽平衡與心神穩定。失眠則是身體處於過度亢奮或耗損狀態,導致失衡所致。


如何判斷是否失眠?

失眠主要分為兩類表現:

  1. 睡眠時間不足:如入睡困難、夜間易醒、醒後難再入睡,甚至整夜無眠;
  2. 睡眠深度不夠:如夜間時醒時睡、睡眠不深、夢境頻繁。

由於每人體質不同,對睡眠時間與深度的需求亦有差異。臨床上判斷失眠的關鍵在於是否能有效消除疲勞、恢復體力與精神。


失眠成因:陰陽失調的根源

失眠的成因多樣,常見包括情志失調、久病體虛、飲食不節、勞逸失度等,皆可能導致陰陽失衡,陽不入陰,形成亢奮狀態。

  1. 情志失調: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恐等情緒若過度,會損傷心神,使人難以安眠。
  2. 年老體虛:常聽人說「老人家不用多睡」,其實是錯誤觀念。年長者氣血虧虛,心神失養,反而更需充足睡眠以養精蓄銳,久病者亦然。
  3. 飲食不節:暴飲暴食易致消化不良,宿食阻滯氣機,陽氣浮越於外,難以入眠。長期飲食失調更會損傷脾胃,氣血不足,心神失養而致失眠。
  4. 勞逸失度:過度勞動耗損腎陰,腎水不足難以制心火,心神不寧;反之,久臥不動亦會氣機不暢,影響陰陽轉化。


調養建議:改善睡眠的日常方法

配合中藥治療外,日常生活的調養亦十分重要,以下方法可助改善睡眠質素:

  1. 睡前以不超過50°C的海鹽水浸腳10-15分鐘,有助放鬆神經、促進入眠。
  2. 睡前2-3小時避免過飽飲食,讓氣機運行暢順。
  3. 黃昏後避免濃茶、咖啡、香煙等刺激性物品。
  4. 建立規律作息,避免熬夜,定時起床。
  5. 保持心情愉快,情緒穩定,減少憂思焦慮。
  6. 若難以入睡,勿強迫自己,以免增加壓力。
  7. 改善睡眠環境,注意溫度、光線、清潔與床具舒適度。
  8. 勞逸結合,適度活動與休息並重。


失眠成因複雜,建議尋求專業中醫師診斷與治療。任何自我調整方法,皆應在專業指導下進行,以確保安全與療效。

關注我們
關注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