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善堂中醫 德善堂中醫

強健衛氣防外邪:四季皆宜的中醫養生食材

由 黎定豪註冊中醫師 撰寫

德善堂中醫
德善堂中醫

黎定豪
註冊中醫師

註冊編號︰009474


德善堂中醫

在流感反覆、過敏頻發及氣候變化劇烈的生活環境中,如何提升身體的抵抗力、減少外邪侵襲,已成為日常健康管理的重要課題。中醫認為,人體的「衛氣」如同防線屏障,能抵禦風寒濕邪等外來病因。當肺、脾、腎三臟功能協調,衛氣充盈,外邪難以入侵,身體自然維持穩定與健康。

 

以下整理出多種性質平和、四季皆宜的中藥食材,並按其主要功效與所調理的臟腑分類,有助於從飲食中建立穩固的免疫根基,達致整體體質強健的效果。

 

一、補肺健表類:鞏固防禦之本

肺為人體抵禦外邪的第一道防線,強化肺氣有助提升防禦力與穩定呼吸功能。

 

黃耆

補肺脾之氣,強化體表衛氣,適合氣虛、易感冒者。

用法:黃耆5–10克配紅棗、枸杞泡茶飲用。

 

防風

祛風解表、勝濕止痛,防禦季節轉換時的風寒入侵。

用法:與黃耆、白朮共煮成「玉屏風散」茶飲。

 

百合

養陰潤肺、清心安神,有助穩定免疫與情緒。

用法:與銀耳、蓮子煮甜湯,或清炒佐菜。

 

二、健脾益氣類:強化氣血生化之源

脾主運化,是後天之本。脾健則氣血充盈,免疫力自然鞏固。

 

白朮

健脾益氣、燥濕利水,為免疫力奠定根基。

用法:常與茯苓、黨參煲湯或入粥。

 

茯苓

利水滲濕、健脾寧心,促進氣血化生

用法:與薏仁、山藥共煲「四神湯」。

 

山藥(淮山)

健脾、補肺、固腎、益精,全方位平補。

用法:入餸或煲湯皆可,與排骨、雞肉共煮尤佳。

 

黨參

補中益氣、健脾益肺,藥性平和,適合四季保健。

用法:可單味燉湯,或與黃耆、當歸同用。

 

五指毛桃

健脾補肺、行氣利濕,適合脾虛有濕者。

用法:與豬骨或雞肉同煲,湯味芳香。

 

陳皮

理氣健脾、燥濕化痰,調理脾胃、緩解積滯。

用法:泡茶或煲湯時加入一片,增香解膩。

 

三、補腎養精類:鞏固體能與生命之本

腎為先天之本,主藏精納氣。補腎有助強化體質與免疫調節。

 

枸杞子

滋補肝腎、益精明目,富含多糖體,調節免疫。

用法:可嚼食、泡茶或入粥湯。

 

核桃

補腎溫肺、潤腸通便,適合精神與體力耗損者。

用法:每日2–3顆,可加入粥湯或烘焙食品。

 

黃精

補氣養陰、健脾潤肺、益腎填精,適合氣陰兩虛者。

用法:可燉湯或與枸杞、桑葚製藥酒。

 

四、補血安神類:平衡身心、提升氣血

氣血充盈則免疫穩定,情志安寧有助長期健康。

 

紅棗

補中益氣、養血安神,改善疲勞與睡眠質素。

用法:用於煮粥、泡茶或煲湯。

 

桂圓(龍眼肉)

補益心脾、養血安神,適合思慮勞累者。

用法:可單食或與紅棗、枸杞泡茶。

 

五、清熱疏風類:維持氣機調順

清熱解表有助避免內火積聚與風邪侵襲,維持免疫平衡。

 

菊花

散風清熱、平肝明目,適合應對壓力與季節變換。

用法:可單泡或與枸杞同泡為「杞菊茶」。

 

飲食調養,穩固免疫根基

上述食材性質溫和,適合四季調養體質,有助提升免疫力與抵抗力。然而,每人體質各異,若有濕熱、上火等偏性,或正接受藥物治療,建議使用前諮詢中醫師意見。養生重在持續,將這些食材融入日常飲食,配合規律作息與適度運動,便能為健康打下穩固根基,減少外邪疫毒的干擾。

關注我們
關注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