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善堂中醫 德善堂中醫

全面認識風癩:從症狀到治療

每逢轉季,皮膚容易變得紅腫痕癢,甚至出現過敏症狀,患上「風癩」。風癩不只是一般皮膚敏感,嚴重的風癩可致過敏性休克,危及生命!本文將從中醫角度深入解析出風癩的成因與治療方法,特別是針對夜晚出風癩中醫的特殊處理方式,並提供實用的風癩急救方案。

什麼是風癩?

風癩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,中醫稱為「癮疹」,西醫稱為「蕁麻疹」。其特徵為皮膚突然出現若隱若現的風團,狀如蚊叮蟲咬的腫塊,伴隨強烈瘙癢感。皮疹可發於全身任何部位,消退後通常不留痕跡,但容易反覆發作。

急性期與慢性期風癩

  • 急性期:發作時間短,通常在24小時至數天內消退
  • 慢性期:反覆發作超過6週以上,與體質失調有關

危險警訊!需立即就醫的情況

若風癩發生在咽喉部位,可能導致喉頭水腫,引起呼吸困難甚至休克,這是需要立即就醫的急症!

中醫辨證:風癩的六大證型

中醫認為風癩是「風邪」所致,根據不同病因可分為以下證型:

證型 主要特徵 治療原則
風寒型 遇冷加重,皮疹色白 疏風散寒
風熱型 遇熱加重,皮疹色紅 疏風清熱
腸胃濕熱型 伴隨消化不良症狀 清熱化濕
氣血虛弱型 慢性反覆發作,疲倦乏力 益氣養血
肝腎不足型 夜間加重,腰膝酸軟 滋補肝腎
衝任失調型 與月經週期相關 調理衝任

特別關注:夜晚出風癩的中醫觀點

許多患者發現夜晚出風癩症狀特別嚴重,中醫認為這與「陰虛血燥」有關。夜間屬陰,當陰血不足時,虛熱內生,風邪更易作祟。針對夜晚出風癩中醫治療會著重:

  • 滋陰養血:使用當歸、生地黃、麥冬等藥材
  • 清虛熱:選用知母、黃柏等藥物
  • 安神止癢:加入酸棗仁、夜交藤等安神藥材

風癩急救:快速止癢方案

當出風癩發作時,可採用以下風癩急救方法緩解症狀:

1. 中藥外洗方

藥材:薄荷、苦參、浮萍、白鮮皮、地膚子、荊芥、紫蘇葉、百部

用法:用2公升水煎藥,待溫涼後泡浸患處

功效:清熱解毒、祛風止癢

2. 穴位按壓

  • 曲池穴:屈肘時肘橫紋外側端,清熱解毒
  • 血海穴:膝蓋內側上方約三指寬處,活血祛風
  • 三陰交:內踝尖上三寸,調理肝脾腎

每個穴位按壓1-2分鐘,可緩解瘙癢

3. 緊急處理原則

  • 避免搔抓,以防感染
  • 冷敷患處可暫時止癢
  • 穿著寬鬆棉質衣物
  • 記錄發作時間與可能誘因

中醫全面治療方案

1. 內服中藥

證型 常用方劑 主要藥材
風熱型 消風散 金銀花、連翹、薄荷
風寒型 桂枝麻黃各半湯 桂枝、麻黃、白芍
血虛風燥 當歸飲子 當歸、生地黃、何首烏

2. 針灸治療

  • 主穴:曲池、血海、三陰交
  • 配穴:
    • 風熱加合谷、大椎
    • 風寒加風門、肺俞
    • 血虛加足三里、脾俞

預防風癩復發的生活調理

  • 飲食禁忌:避免海鮮、辛辣、酒類等易誘發食物
  • 情緒管理: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壓力過大
  • 環境控制:保持室內清潔,避免塵蟎
  • 體質調理:規律作息,適當運動增強免疫力

特別提醒:夜間預防措施

針對夜晚出風癩的患者,建議:

  • 睡前避免過度興奮或緊張
  • 臥室保持通風但避免直接吹風
  • 可飲用少量養陰安神的茶飲,如麥冬枸杞茶

常見問題解答

1. 風癩會傳染嗎?

風癩是過敏反應,不具有傳染性,不必擔心傳染給他人。

2. 為什麼我的風癩總是在晚上發作?

夜晚出風癩可能與體內激素變化、體溫調節或臥室環境有關。中醫認為夜間屬陰,陰血不足者易在此時發作。

3. 風癩急救後還需要看醫生嗎?

即使風癩急救後症狀緩解,仍建議就醫找出根本原因,特別是反覆出風癩的患者。

風癩雖是常見皮膚問題,但可能嚴重影響生活品質。中醫治療風癩強調辨證論治,從根本調理體質,特別是針對夜晚出風癩的特殊情況。掌握正確的風癩急救方法,配合醫師治療,大多數患者都能有效控制出風癩的症狀並減少復發。若您有相關困擾,建議尋求專業中醫師協助,制定個人化治療方案。

嚴重風癩可致休克? 中醫針藥結合調理身體 - 驗方急救止痕法

由 李依融註冊中醫師 撰寫

德善堂中醫
德善堂中醫

李依融
註冊中醫師

註冊編號︰008757


德善堂中醫

每逢轉季,皮膚容易變得紅腫痕癢,甚至出現過敏症狀,患上「風癩」。風癩不只是一般皮膚敏感,嚴重的風癩可致過敏性休克,危及生命!想有效治療「風癩」,可透過中醫藥從根源調理身體,調整免疫系統。本文會由中醫角度解構風癩成因,並介紹中醫針對不同風癩症型的治療方法,兼提供止痕外洗方。


認識風癩


風癩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,於中醫角度稱為「癮疹」;西醫角度則稱為「蕁麻疹」,可發生於任何年齡,不分男女。風癩患者的皮膚會突然出現若隱若現的風團,狀如蚊叮蟲咬的腫塊,形狀不一且伴隨瘙癢感覺,而皮疹特點為發無定處,全身均可發作,一般消退後不留痕跡,但容易持續復發,需由中醫針對病灶調理身體方可根治。

 

風癩病勢可分為慢性期及急性期。若風癩反覆發作超過6週以上者,則屬於慢性期,而產生原因與小兒體質不佳,臟腑失調有關。急性風癩一般於24小時內或數天內可自行消退,中醫認為多因風、寒、濕、熱等外邪蘊於肌膚所致;若能及時以中醫藥調理身體,助外邪透出,通常較快痊癒。此外,須特別注意發於咽喉位置的風癩,嚴重的話有機會導致喉頭水腫,可導致呼吸困難並引起休克。


風癩辨證分型


風癩是由於皮膚上的細胞、黏膜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,而形成一種局限水腫反應。在中醫理論中有「風為百病之長」及「少陰有餘,病皮痹癮疹」之說,意思是指風癩是源於內風或外風之邪所引起,其發病速度快、變化不定,可於體內上下竄擾。若要有效治療風癩,最關鍵的是找出確切的病因,由中醫對症下藥、調理身體方能痊癒。


引發風癩的原因很多,常見包括:

  • 感染風邪、營衛失和:由於天氣因素而影響人體免疫力運作,引起風癩發作。
  • 飲食不節、腸胃濕熱:進食過多辛辣刺激的食物,或由於食物中的致敏源而引起風癩。
  • 情志失調、沖任不調:即情緒壓力因素而導致內分泌失調,引起風癩。
  • 素質體虛、氣血不足:即免疫力因素或免疫力低下而引起風癩。
  • 肝腎虧虛、肌膚失養:例如濫用藥物以致免疫系統失常,引起風癩。
  • 特禀體質:由於遺傳因素影響而導致風癩。


中醫從根源調理身體 針藥並施治風癩


風癩屬免疫系統失調所引致的皮膚病,需由中醫為患者調理身體,解決病灶根源,全面提升免疫力才能杜絕病灶。而中醫治療著重辨證論治,按患者的症型而分為急性期或慢性期治療,再配合外施針灸以擊退風癩。


急性期治療適用於風寒型、風熱型及腸胃濕熱型的風癩。治療上以疏風解表、清熱或散寒、化濕止癢為主。在清熱方面,常用有清熱、涼血作用的中藥,如生地黃、赤芍、玄參、牡丹皮等,再配以知母、黃柏等清泄虛火作用的中藥。此外,夜重日退的風癩多因體質陰虛、精血不足有關,需同時服用養陰益血、滋補肝腎的中醫藥來調理固本,增強身體抵抗力。


而慢性期治療則著重祛風養血,中醫認為「治風先治血,血行風自滅」,透過中醫藥調理血氣,強化身體機能才可有效根治風癩;其常見證型有氣血虛弱、肝腎不足、衝任失調等。在補血方面,中醫常用的方藥包括熟地黃、白芍、當歸、大棗等。養陰方面則常選配枸杞子、桑寄生、麥冬、懷牛膝、何首烏等。


除了內服中藥,對於風癩患者亦可配合針灸穴位來改善體質,例如血海、足三里、三陰交等。中醫針灸有助調理身體經絡、補氣健脾、活血祛風化濕,減低風癩復發的機會。


外用中藥紓緩風癩 急救止癢


中醫治療風癩,亦多選用中藥藥膏外塗或是中藥材熏洗患處,以達到消風止癢、通絡利濕的效果。若不幸患上風癩,皮膚瘙癢難忍時,不妨試試以下中藥外洗方浸洗患處來急救止痕。


藥材:薄荷、苦參、浮萍、白鮮皮、地膚子、荊芥、紫蘇葉、百部。

用法:用2公升水煎藥,待溫涼後才泡浸患處。


立即預約


關注我們
關注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