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善堂中醫 德善堂中醫

藥學隨筆:雞矢藤、絲瓜絡

由 張偉良註冊中醫師 撰寫

德善堂中醫
德善堂中醫

張偉良
註冊中醫師

註冊編號︰009260


德善堂中醫

中醫藥歷史源遠流長,其中中藥主要取材自天然植物、動物、礦物及其加工品,尤以植物藥為大宗。部分藥材雖為人熟知其名稱,但其實際功效卻未必廣為人知。本文將介紹兩味常見而具藥用價值的藥材——雞矢藤與絲瓜絡,供讀者參考。

 

一、雞矢藤

 

又名雞屎藤,《本草綱目拾遺》對其名稱作出解釋:「搓其葉嗅之,有臭氣,未知正名何物,人因其臭,故名為臭藤。」由此可見,「臭」、「屎」、「矢」之名皆源於其特殊氣味。

 

雞矢藤性平,歸脾、胃、肝、肺經。現代藥理研究顯示,雞矢藤具備祛風利濕、抗炎鎮痛、抗菌消炎等功效,對緩解風濕疼痛尤為有效,為治療風濕性疾病的常用中藥之一。

 

其藥效包括祛風利濕、消食健胃、清熱解毒、散瘀止痛、止咳等。主治脘腹絞痛、小兒疳積、消化不良,尤擅消積滯、疏通腸道,亦可應用於濕熱所致之黃疸、洩瀉、痢疾、肺癆咳嗽、咳血、風濕痹證及跌打損傷。外用方面,鮮品搗敷或煎水洗可治濕瘡、瘡癰腫毒,《質問本草》記載:「敷治無名腫毒」。在嶺南地區,端午節常以雞矢藤製作「雞屎藤粿」,以祛濕健脾,具地方特色。

 

二、絲瓜絡

 

不少人對絲瓜絡的認識或止於其作為清潔工具的用途,然而其藥用價值亦不容忽視。《本草綱目》記載:「絲瓜老者,筋絡貫串,房隔聯屬,故能通人脈絡臟腑,而去風解毒,消腫化痰,祛痛殺蟲,及治消血病也。」

 

絲瓜絡藥性甘、涼,歸肺、肝、胃經。現代研究指出,其具鎮痛、抗炎、鎮靜及降血脂等作用。藥效方面,能祛風通絡、解毒化痰,適用於因氣血瘀滯、脈絡不通所致之胸脅疼痛、腹痛、腰痛。藥性平和,常用以治療風濕痹痛、筋脈拘攣、肢體麻痹,並常與秦艽、防風、當歸、雞血藤等藥材配伍使用。

 

此外,絲瓜絡體輕通利,善通乳絡,適用於婦人閉經、乳汁不通等症,常與王不留行、路路通同用。若肺經有熱,肅降失司而致咳嗽、氣喘、咳痰等症,亦可用本品清肺熱、潤肺化痰,達標本兼治之效。

 

以上所述藥材雖屬無毒,但因其氣微苦、性味稍涼,故脾胃虛寒者及孕婦應慎用。需要注意藥物並非人人適用,使用前宜先諮詢註冊中醫師,以免誤服造成不適。

 

 

關注我們
關注我們